近日,由中国科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大会以“聚焦绿色低碳创新、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为主题,践行绿色降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围绕“双碳”目标实现,全面展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创新生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谋中国绿色低碳创新之路,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未来。
改进农业高消耗业态 科技助力实现固碳减排
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是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目前,包括国家能源集团、能建集团、中交集团、三峡高科、中国电科、吉利(极氪)、零跑、博创联动等在内的13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参展,11个绿色低碳领域技术交易项目拟在技术展启动仪式上集中签约,交易额约8亿元。
(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需求。作为绿色低碳数字农业领军企业,博创联动携智能农机及绿色低碳稻作农场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大会,引起广泛关注。
博创联动的负责人表示,以甲烷形态为主的碳排放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占稻田碳排放总量的60%,是减排的重中之重。
博创联动带来的绿色低碳稻作农场解决方案通过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氮肥减施、提升农机作业效率,降低农机消耗、间歇灌溉等方式,实现稻田固碳减排。
要进一步释放和挖掘稻田碳排放的潜力,好的技术必须与智能化应用、以及精细的田间管理结合起来。该方案依托园区数字化监测系统、农机作业监测系统,明晰水稻种植碳排放特性,精准计算上述农艺措施下水稻种植碳排放数值,形成可面向全国示范推广的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策略,推动全国水稻绿色生产,走低碳稻作发展之路,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及模式支撑。
提升作业效率 智能农机助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现场,农业科技企业展出了智能拖拉机、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植保无人机等展品,其中智能拖拉机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颇为亮眼,据参展企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博创inside智能拖拉机2.0区别于传统辅助驾驶拖拉机,可以实现可自动转弯并控制农具智能作业,完成了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从人工作业到智能作业的跨越。车辆拥有智能掉头、自动耕深保持、定速巡航、一键提开十翻转、精准计亩、后视影像监控、维保信息提醒等创新数字智能功能,不仅减轻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作业一致性,机手能有更多灵活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10-15%,同时提高田块利用率1%,降低燃油、种子、化肥浪费5%,有效助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外,博创联动还同步展出了农机自动驾驶系统BC300,通过该系统智能化改造,短短30分钟就能将一台传统拖拉机改造为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拖拉机,不仅能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绿色、复式农机装备升级改造和应用对于我国农业实现低碳减排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农业低碳、农业绿色的发展不是目标,而是农业产业的新常态。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越来越多像博创联动这样的企业将积极涌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科技与低碳技术的融合发展,必将会引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展示农业固碳减排“大智慧” |
国家卫健委: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建设中医药“高地” |
东海所在大黄鱼抗逆性状机制解析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
蓝山小粽叶成群众“致富叶” |
青海省设施蔬菜总种植面积达7000公顷 |
红河州石屏县稻谷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
楚雄州永仁县荒山变果园 |
小土豆产业链涌现“新职业” |
“我们正全力保障村里秋粮丰收”——献县泛区一线见闻 |
山西省开展七项行动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
昆明市东川区全力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河谷热区“土特产” 实现产业化富民 |
风调雨顺 湖北320万亩再生稻喜获丰收 |
湖北油菜夏收面积总产双创历史新高 |
吉林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三下乡”活动惠民暖心促振兴 |
从“吉牛云”到“吉牛帮”看数字化助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