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科学开展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

2023-08-24 11:35:39    来源:人民日报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外国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达670多万亩,其中90%分布在白城、松原两市。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合理调配和利用各类水资源治理盐碱地,科学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挖掘盐碱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唤醒“沉睡”的盐碱地资源。  


(资料图片)

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

午后,凉爽的清风吹过刚刚结穗的水稻,激起层层稻浪。在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正在稻田间查看水稻长势。“这块地就是盐碱地,我们正在这里进行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努力让盐碱地上多打粮。”马巍说。

泛白的田埂和水稻根部泛起的白色盐渍表明,这里的土地盐碱化程度不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就对苏打盐碱地的成因、类型、分布、理化性质、季节变化特征等展开研究,探索盐碱地改良方法。“经反复论证,‘以稻治碱’成为改良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马巍说。

“‘以稻治碱’离不开水。”长期扎根盐碱地进行农业科研工作,马巍深知水对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性。

吉林省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带来的盐碱在此汇集沉淀,大量的蒸发让土壤里的地下水不断挥发,盐分则留在了地表土壤中。

俯瞰吉林省西部,这里泡沼遍地,湖泊星罗棋布,地表并不缺水。但过去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引水和排水系统,当地人只能望水兴叹。如何利用好水资源,成为治理盐碱地问题的关键之一。

多年来,随着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及大安灌区、松原灌区等供水工程的实施,松嫩平原大片农田得到灌溉。2013年起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用水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和利用各类水资源,以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水系资源打通,为西部地区的重要湖泡、湿地供水,回补地下水,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如今,位于引嫩入白供水工程渠首的镇赉县,已有超半数的耕地改为水田,年产水稻近20亿斤。

去年9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将坚持以水定地、有序开发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结合全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加快推进中西部供水、引嫩入白扩建、大安灌区二期、松原灌区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持续完善干支渠(沟)输水排水体系,进一步优化水土匹配格局,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不断提升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中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

综合治理,释放盐碱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驱车行驶在白城市东南区域,穿越成片的盐碱地,芦苇茂密、鸥鸟翔集的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出现在眼前。

不同于周遭裸露的白色盐碱地,绿色是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的主色调。

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的老职工韩忠海见证了这里的变化。“最初牛心套保是渔场,后来水源紧缺,加上过度捕捞,让这里慢慢变成了苇场,再后来芦苇长势不好,职工们为了讨生活开始放牧,直到远远望去地里连棵草都没有,只剩白花花的盐碱地。”韩忠海说。

昔日“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湿地,从退化为光秃秃的盐碱地,再恢复到如今的芦苇满塘、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牛心套保蜕变的背后,有许多科研人接续努力的身影。

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兴土带队来到牛心套保调研,针对牛心套保生态严重退化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治理退化成光斑盐碱地的苇场。

修渠引水、恢复湿地植被、转变利用方式……经过多年努力,源源活水注入牛心套保,退化的湿地逐步恢复往日水草丰美的景象。为了可持续发挥湿地功能和综合改良利用盐碱地,团队还探索出盐碱湿地生态渔业、芦苇资源化利用、盐碱稻田种养结合技术等大批成果。

“盐碱地需要综合治理,合理释放盐碱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助于多方受益。”中国科学院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生态研究站站长文波龙读博期间便扎根牛心套保。“刘兴土院士带领团队首创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苇—蟹(鱼)—稻复合生态模式,良性生态循环让湿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也让周围村民收获经济效益。”文波龙说。

“再过1个多月,牛心套保的螃蟹蟹膏就丰腴起来了。”文波龙介绍,科研人员长期坚守、努力付出,不断完善苇田养蟹(鱼)、水生经济植物栽培、苇基食用菌栽培、重度盐碱地种稻、稻田蟹种培育等技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如今,在“以稻治碱”为盐碱地重要改良方式的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基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技术成果,盐碱湿地河蟹养殖模式已经大面积推广,稻田种养共作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改地适种”和“改种适地”同步进行

去年,一场“擂台赛”曾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上演,吸引了11家单位参赛。比的是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水平,目的是为了系统总结盐碱地改良的先进技术成果。

“各单位在基础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块上通过采用工程、物理、化学、农艺以及生物等措施综合治理盐碱地,实现了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为大安今后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提供宝贵经验和科技支撑。”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介绍。

大安市位于白城市东部,辖域内盐碱地近100万亩。多年来,诸多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大安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

在海坨乡的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水稻迎风摇曳。殊不知,2016年春季,这里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地表只有零星的杂草。

“这里土壤pH值范围为9.5—11,含盐量在0.4%—0.6%,碱化度在32%—40%。土壤不改良,农作物无法生长。”该公司负责人孟宪东介绍,从2016年开始治理以来,历经整地、施改良剂和有机肥等一系列程序,现在这片地已经可以正常耕种,产量与正常地块差距不大。

“2016年以来,大安市已累计实施盐碱地治理项目11个,新增耕地12.73万亩、粮食产能1.55亿斤。”王长志说。

“改地适种”之外,“改种适地”也在同步进行。

在白城市镇南盐碱地生物修复试验示范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院长任长忠正在试验田里观察燕麦的长势。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燕麦育种,探究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任长忠在白城这片盐碱地坚守30多年,带领团队着力选育耐贫瘠、耐盐碱的“白燕”系列燕麦品种。如今,团队已取得50多项科研成果,白城市域内外28万亩的盐碱地种上了他们培育的燕麦品种。

“就在眼前这片500亩的盐碱地上,我们选育出了数个耐盐碱的燕麦品种。经过10多年连续优选种植,这里的土壤盐碱程度有了明显改观。”顺着任长忠手指的方向望去,满目青翠,1米多高的燕麦苗正在风中摇曳。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v 吉林科学开展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 2023-08-24
v 吉林省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849元 2023-08-24
v 天津市丰收节主会场设在宁河区——依托大美生态 展示丰收成果 2023-08-24
v 《炭疽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印发 2023-08-24
v 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2023-08-24
v 个别计价法 2023-08-24
v 养猪业短期内仍需去产能防过剩 2023-08-24
v 五项措施促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2023-08-24
v 首届中国牛交易大会举行 2023-08-24
v 提升农业特色产业链竞争力 2023-08-24
v 2022年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评审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2023-08-24
v 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就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 2023-08-24
v 30℃气温线将退至长江以南 这些地方提前领到“秋天体验卡” 2023-08-24
v 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候该不该收停车费 2023-08-24
v 电科芯片:8月23日融资买入357.2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07亿元 2023-08-24
v 中方对在叙强化非法军事存在深表关切 2023-08-24
v 每日提示——甲醇(8月24日) 2023-08-24
v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洪涝灾区动物防疫技术指南 (2023年版)》 2023-08-24
v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炭疽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 2023-08-24
v 陕西乾县:“小辣椒”育出火红“大产业” 2023-08-24
v 河南孟津常袋镇:培育“本土主播团”给“常袋好物”插上云翅膀 2023-08-24
v 湟源县探索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模式 2023-08-24
v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赋能乡村发展 2023-08-24
v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答记者问 2023-08-24
v 电脑不识别新系统盘-() 2023-08-24
v 如何调整同一块土地不同用益物权人之间的关系呢 2023-08-24
v 外媒:白俄当局切断瓦格纳营地所在地区的互联网 2023-08-24
v 8月24日生意社维生素C基准价为23.00元/公斤 2023-08-24
v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答记者问 2023-08-24
v 五粮液:控股股东自愿承诺1年内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2023-08-24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