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6日,双季稻区“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早季测产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新农场农科所“金珍优瑞丝”百亩示范基地举行。当天,经测产专家认定:“金珍优瑞丝”品种亩产达577.2公斤,亩均增效300元。这表明,经过4年的攻坚试验,水稻早熟优质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
是双季稻主产区,早稻生产是关键。然而早稻品质相对较差,难以市场化,经济效益不佳,再加上早稻育种相对滞后,缺乏优质早稻品种,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难以保障。如何实现双季稻区双季吨粮、双季双优,进而激发农民多种早稻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2020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所谓双季稻区‘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就是同一个水稻品种在同一田块,既可做早稻种植,也可做晚稻种植。”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带头人贺浩华说。
“我今年试种的‘金珍优瑞丝’,其生育期为121天,采用节氮增效和绿色防控技术。该品种落色好、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病虫害少。接下来的二晚,我依然栽这个品种,这样既有效解决落粒谷问题,还可保障二晚稻米的纯度。”南昌市成新农场种植户付志刚说起“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滔滔不绝。他说,对于种植大户来说,早稻及晚稻同用一个品种,有利于种植户了解品种的特性,熟练掌握品种栽培技术,实现稳产增效。
7月25日,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荷优8116”百亩早稻高产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该品种亩产达 636.4公斤!而如此高产的品种同样采取“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
一般水稻机收损失率为0.5%至1.0%,晚稻田普通早籼稻的落粒谷有2公斤以上,相当于晚稻的用种量,早稻落粒谷成苗结实造成晚稻混杂严重、米质不佳一直困扰着不少种植户。“金珍优瑞丝”测产专家组组长陈大洲说,之前很多种粮大户早稻用一个品种,二晚用另一个品种,很容易造成落粒谷的现象,导致二晚稻米品质不佳。而“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落粒谷问题,还保障了晚稻稻米的纯度,并彻底解决了大米加工企业的痛点。
据悉,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早在4年前率先筛选“泰优398”作为第一个“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的水稻品种,并在安义县、大余县、高安市、瑞昌市等地开展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如今,这一新型水稻种植模式已成为多家企业的盈利模式。江西绿能集团董事长凌继河告诉笔者:“一般说来,采取‘双季连作,一品双种’种植模式,7月下旬收获优质早稻,亩产基本都能达500公斤左右,相比常规早稻品种,亩均增产50公斤左右。但是由于早稻的品质好,收购价格每50公斤高出二三十元,亩均增收300元左右。早稻收割完后,再种一季优质晚稻,真正实现了双季吨粮、双季双优。” 近年来,经过不断试验攻关,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团队选育出荷优8116、昌盛优臻丝苗、荷优金早等几个特早熟优质水稻品种,全部采取“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其亩产量均在500公斤以上。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门统计,经过不断试验推广,“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水稻种植模式备受种粮大户的青睐,其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为稳粮增效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双季连作 一品双种 江西省水稻早熟优质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 |
筑牢农产品安全监测“第一道防线” |
双峰“小农水”展现“大作为” |
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
全国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工作交流会 在黑龙江佳木斯召开 |
全国晚稻播栽近九成 早稻有望实现丰产丰收 |
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2023年甜菜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光伏电站内,种下蔬菜600余亩 |
强降雨频发 重庆各地积极开展灾后农业恢复工作 |
广西“五化”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
山西省打出消费帮扶振兴乡村“组合拳” |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做好防汛抗灾6项工作 |
上半年甘肃涉农贷款余额8133.84亿元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