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耿军义介绍,生产管理繁琐、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多是制约棉花生产效率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近些年,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植棉收益不断下降,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多年持续萎缩。如何提升棉花生产管理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成为稳定棉花生产面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围绕这一难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适宜机械采摘的棉花新品种培育和“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方面开展了研究攻关,集成了宜机化品种、精量播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机械采收、秸秆还田等多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实现了棉花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机械化管理,在河北、山东、天津多地示范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棉花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创新。
在播前准备环节,使用智能化激光平地机,土地的平整度大幅提升,解决了传统农机在耕地过程中出现的“大平小不平”现象,避免了由于土地不平整造成的农田浇地“这边旱那边涝”情况的发生,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大幅提高了播种质量。
在播种环节,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解决了“播行不直、行距不匀”问题,实现了棉花精准精量播种,不仅保证了出苗整齐一致,而且在后期田间管理的中耕、植保等生产环节,作业效率提高30%至40%,播种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灌溉管理环节,引入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安装在田间的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并根据后台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和作物信息,结合作物模型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分析诊断和科学决策,帮助用户选择合理的肥水管理并进行远程智能控制,创建了“方寸之屏掌控万亩棉田”的现代化植棉新场景。与传统管理相比,棉花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可节约用水20%以上,节省用工成本80%以上,每亩降低管理成本80元至90元。
与会专家认为,河北研发的棉花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不仅让棉花生产管理更加精准、科学、高效,也为黄河流域棉区轻简、智慧、高效生产树立了新标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棉花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 |
这个养牛村,牛! |
重庆绿色食品数量位居西部第一 |
黑龙江省连续两日向松花江增殖放流184万尾鱼苗 |
《山西省政策补贴性谷子种植保险行业示范条款》发布 |
湖南早稻集中上市 收购均价上涨 |
水产养殖调水用品团体标准体系表及通则编制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中国多地推动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 |
2023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陕西开幕 |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7月全国花生生产技术会商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第六期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讲堂 |
青海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和队员受到农业农村部表彰 |
青海乡村治理开启“云端”服务新模式 |
第九届中国(武清)北方鲜食玉米大会召开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