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千亩连片示范田稻浪翻滚,6台收割机忙着收割金灿灿的早粳稻。经专家组现场测产,“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中科发早粳23”三大早粳稻新品系平均亩产达1177.8斤,农艺性状表现突出,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获得重大突破。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然而,一直以来,双季早粳稻品种在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团队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理念,经过长期科研攻关,选育出我国首个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2021年,“中科发早粳1号”在上高县试种200亩获得成功。近三年,李家洋院士团队在早粳稻品种选育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选育出“中科发早粳25”“中科发早粳23”两个新品种。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上高县举办“中科发”三大早粳稻新品系千亩示范现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测产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人工抛秧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1230.6斤,机插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1125斤,平均亩产实现1177.8斤。
据李家洋院士介绍,经过早期雨水、低温到现在高温、台风的考验,“中科发早粳1号”抗倒性、生产性好,基本没有出现穗发芽的情况。专家组在现场实收测产并进行食味品尝后表示,“中科发”三大早粳稻新品系农艺性状表现突出,亩产超过预期,稻米外观品质优、食味好。
“早粳米饭又软又香。”7月24日,连续三年试种的上高县种粮大户吴汉明告诉记者,“李家洋院士团队选育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抗低温能力强,可提前半个月播种,结实率比早籼稻高约5%,亩产增加100至160斤。”
“三年实践证明,‘中科发早粳1号’在南方种植很成功,它克服了一般品种穗发芽的问题。”谢华安院士对早粳稻新品种推广充满信心。据悉,“中科发”三大早粳稻新品系的成功选育,解决了早稻产量不高、米质不优、抗逆性弱等问题,可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我国水稻育种在上高获重大突破 |
农业农村部针对当前秋粮生产出台七项技术指导措施 |
科技赋能好“丰”景——探访“品字形”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应用 |
湖南省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 辽宁农业上半年交出高质量答卷 |
江西省农科院加速蔬菜种业科技创新 让百姓“菜篮子”更丰富 |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23年度第三批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面试公告 |
黑龙江省“乡村著名行动”正式启动 |
聚焦智慧山地农业 重庆“农业硅谷”蹚出新路 |
8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8个点 |
“菜篮子”有序运转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
优策良技联动发力 助推粮食单产提升 |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通知:做好连续降水应对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首届重庆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拉开战幕 |
辽宁省柞蚕幼蚕室内饲育有了省地方标准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